1、一)加强领导、转变观念,是确保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关键 加强领导,广泛宣传,形成氛围,让全体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,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,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来认识,把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每个人生活、工作、生存的基本素质来认识,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与学的基本能力来抓落实。
2、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,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,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。通过屏幕出现的那一副副生动的画面,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,那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劲头,那变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单调和枯燥乏味。
3、在教学环节中,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,变抽象为具体,让学生感性地掌握知识。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,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、讨论、操作、答问、质疑、总结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,发展思维、提高了能力。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解决重点、难点。
1、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建设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:包括校园网、多媒体教室、在线课程平台、教育资源库等,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丰富、便捷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工具。
2、教育信息化0主要任务三通两平台如下:继续深入推进“三通两平台”,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。三通两平台是指:“宽带网络校校通、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”。两平台是指: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。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,促进两个方面水平提高。
3、增强整个民族的信息化意识 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探索和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包括的内容: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 这里的环境是指用于学习的环境,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存贮、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。
信息化引领教育变革的6项议题,论述如下: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。这是信息化教育的核心问题。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。这是信息化教育的基础。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,才能为信息化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撑。
教育公平化:全球范围内,教育公平成为重要议题。预计未来的教育改革将包括为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更多资源、改善农村及偏远地区教育设施和接入性,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。
信息化,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数字化重建管理服务。现在很多学校的管理服务只做发布通知、课表排查,没有为整个学校的教育做管理、做服务。
互联网+时代,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变革,也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。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,即朱小蔓教授所说“独有的魅力”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一是信念素养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《什么是教育》一书中说:“教育必须有信仰,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,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。